您好,欢迎访问成都兴能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网站!

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XML RSS

询盘 您暂无询盘信息!

专业桥架生产制造商

为您提供专业桥架设计制造解决方案

服务热线

028-87967796

探索文明之城-深圳背后的故事

作者:兴能尔     发布日期: 2019-08-29     二维码分享

从沿海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,自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以来,这片土地创造了无数经济奇迹。漫步鹏城,繁华的商业区、高耸入云的楼宇、高频的都市快节奏……一切都显露着这座国际大都市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。在改革开放这条强国富民之路上,深圳交出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答卷,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注定要赋予它更多的使命。

“向物质要文明。”走进新时代,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,精神文明建设越发迫在眉睫。深圳没有让世人失望。从2003年“全国文明城市”评比启动开始,至.近一次的2017年的评比,深圳连续五次摘得这项桂冠。

文明早已成为深圳的亮丽名片。机动车礼让行人、居民自觉做好垃圾分类、遛狗时牵绳……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,虽寻常,却不易。近日,记者来到深圳,探寻这座文明之城背后的故事。

城市文明离不开完善的硬件配套

在深圳宝安区有个后瑞村,村民自古圈海而渔、捕捞种植。20世纪80年代以来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外来人口与日俱增,后瑞村的基础设施日显陈旧,再加上安全、环卫、物业等工作的不到位,“脏乱差”曾是这里的代名词。

跟随着后瑞社区党委书记吴桂发,记者走进后瑞社区,发现“脏乱差”不复痕迹。如今,这里的道路整洁敞亮,人车井然有序,楼宇窗明墙净,居民守则自律,这分明就是一座现代化的“城中村”。

“近年来,我们加强对城中村的治理改造,就是为了创造宜业宜居的家园。”吴桂发对记者说,在社区楼里安装门禁系统,落实天然气管道进村入户,弱电管道下地铺设,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点……这一系列惠民举措,老百姓都看在眼里。后瑞社区居民陈阿姨说:“这里的环境同以前相比大有改善,这样的社区我们住着才安心。”

后瑞村的“大变样”是深圳全城“城中村”改造的一个缩影,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升级、公共环境不断改善的范本。在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准里,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等方面的完善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
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,只有于细微之处才能深刻体会城市文明的品质。在深圳,像后瑞村这样的“城中村”不在少数。在“行走深圳”行动中,相关部门深入环境薄弱区域发现并解决问题,推进城市里780多个“城中村”的环境综合治理,同时开展“厕所革命”,改善居民生活环境。

深圳总共编制了1986年版、1996年版和2010年版三版城市总体规划,指导城市建设发展,打造合理城市空间。特别是在生态空间规划上,2005年,深圳在全国率先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,将占全市总面积近一半(974.5平方公里)的土地划入线内并进行立法保护,将低碳发展纳入中长期规划,将绿色发展导向浸入城市建设肌理。目前的深圳,森林覆盖率达40.68%,绿化覆盖率达45.1%,建成各类公园942个,居民能够“出门见绿、500米见园”,“深圳蓝”更是成为市民引以为傲的城市标签。

一群人温暖一座城

八月的深圳,闷热潮湿。身着“绿宝宝”公益组织红色马甲站在室外,杨君很快就汗流浃背,他正在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。

“早上七八点和晚上六七点是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时间,在这段时间内,都会有我们垃圾分类督导员在旁边为他们指导服务。”杨君说,.初施行垃圾分类投放,居民嫌麻烦、不配合,这样的情况在所难免,而随着相关知识的普及,再加上督导员的讲解、辅助,社区垃圾分类已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。

细微之处见精神。城市文明的建设注重从日常细节入手,文明风尚的形成离不开群策群力的助推。

“绿宝宝”作为宝安区推进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的社会公益组织,自2012年成立以来,已登记注册志愿者(会员单位)4000多名(个),其中志愿者骨干近400名,2018年普及垃圾减量分类知识和资源回收利用知识的义工服务时数达12万小时。

记者了解到,从1989年始,深圳已经在全国率先引领志愿服务之风,因此该领域的许多“全国..”也从深圳诞生——..支支教队伍、..批国际义工、..张电子义工证……

在深圳,成为城市义工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,“有时间做义工”更是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。打开“深圳义工”网站,登记注册只需几步操作,随后网站上还列出各个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,供义工自主选择。

目前,深圳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达175万人,志愿服务组织1.1万个。线下志愿服务U站实现“连锁”品牌推广,城市U站、社区U站、绿道U站、医疗健康U站、文明旅游U站等规范化服务点达366个。同时,率先在“腾讯微信”“阿里支付宝”两大平台开通线上志愿服务,每天在线可供市民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达700多个。

深圳不仅是“志愿者之城”,更是有“关爱之城”的美誉。据了解,从2003年起,这座城市每年都会举办一届“关爱行动”,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出各类爱心活动2.5万余项,吸引了上千万人次参加,打造了“募师支教”“燃料行动”“公益金百万行”等品牌公益项目。

在公益慈善领域,深圳的头衔还有很多——“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”..举办地,全国.早启动无偿献血、.早实现临床用血完全来自无偿献血的城市,全国.早开展器官捐献工作,且器官捐献人数.多的城市……

在这样一个由五湖四海的人会聚而成的移民城市里,人与人之间相互温暖的意义更被看重。“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“来了,就是深圳人”,这样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,也使这座城市不仅有追求经济发展的拼劲与闯劲,还增添了关怀人心的温情与感动。

文明素养内化于心

来到宝安区,人们总会收到一条短信:“.好的时间,遇见.好的你。来了就做宝安人,一举一动显文明。”在福田区,2018年9月,首届“福田好少年”评选落下帷幕,百余名来自福田区的中小学生获此荣誉。在深圳市,每一个新入户市民,都会参加“入市..课”培训,并获赠一本《市民礼仪知识简明读本》。

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文明城市的创建,并非一时一地之事,而是要聚全城之力,久久为功。

市民的文明素养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,而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,不同市民社会经历各异、文化背景不同,开放多元的同时也容易使市民的归属感不强、缺乏主人翁意识。

2012年,深圳颁布了全国..有关市民文明行为的综合性法规——《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,以立法形式,对遵守公共秩序、维护公共环境、参加志愿服务等文明行为进行鼓励和促进,对随地吐痰、乱扔垃圾、破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惩处。2017年,深圳市委、市政府出台《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(2017—2020年)》,将持续开展修心、养德、守法、尚智、崇文、健体六大行动常态化、制度化。

现如今,文明已内化为这座城市的底色,蕴藏在市民心中,展现在日常举手投足之间。在文明土壤的滋润下,良善之花正相继盛开。“爱心大使”丛飞、“文明使者”孙影、“至美双亲”陈如豪和吴清琴夫妇、“时代工匠”陆建新……这片土地已孕育出“全国道德模范”及提名奖获得者9人、“广东省道德模范”及提名奖获得者10人、“中国好人”15人。

现代化的根本是“人的现代化”,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除了“仓廪实”“衣食足”,还有崇德向善、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。深圳以此为抓手,不断向现代文明城市迈进。

39年来,深圳特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增添了**注脚,迈入新时代,这座文明之城势必将续写新的辉煌。(记者 李睿宸 严圣禾)

——转载自人民网